2004年,为了有一门技艺傍身,他自学考取电工证,在电缆厂跟老师傅们苦学技术,成为骨干。
2014年,已经能独当一面的王建省,辞职离开工厂,在青岛城阳区开了间小维修店,开始单干。然而,开店后的生意并非理想中的那么好做。
“电工这行太多人做了,能接到的活不多,挣不到什么钱。”王建省说,他经常在为明天没活干而发愁,因为接不到活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没有收入。
2019年底,看周围人都在玩抖音,于是他也注册了账号,取名为@城阳电工电路,自己开始琢磨,怎么样才可以从网上招揽点活做。
“当时也不知道如何玩,想着就发一些维修日常吧,顺便也跟大家科普一下电路知识。”王建省也抱有疑问:网友们会喜欢看电路维修吗?
不会专业的拍摄和剪辑,他便用最朴实的镜头,一一记录下自己上门测量电压、检修电路、排除一些故障的过程,回来后再剪成视频发布。一条几分钟的视频,他时常要剪辑四五个小时。
王建省在维修现场拍摄视频(图源:2024抖音电商创作者故事《我不是福尔摩斯》)
“工厂机器不启动,老板娘竟然这样做”“机器莫名其妙电人,几个师傅都没查出来问题”“擦厨房的瓷砖被电了,是油烟机的错吗”“修电不但找到了金子,还查出了盗窃案”“打开水龙头,电压竟然呼一下上去了”
一遇到复杂问题,王建省都一处处排查、层层推理,逐步缩小故障范围。跌宕起伏的维修过程宛如悬疑片,不看到结尾,你永远不知道故障的根源在哪里。
打开@城阳电工电路 抖音号, 几乎每条视频都有几万网友点赞评论 ,其中最“出圈”的一条,不仅找到了事主莫名消失的铂金项链,还查到了威胁全楼人生命安全的地线万留言。
“完全看不懂,但是完全走不动”“师傅是真的想教会我”“好看爱看”不少网友把王建省的视频当成“电子榨菜”,打趣地称他为“电工界的福尔摩斯”。
“很多网友是同行,会留言问我:视频中的工具看起来很好用,是在哪买的?甚至他们自己截图去网购平台识图寻找。”王建省说,一开始,他只给网友们推荐工具,后来有厂家找到他问可不可以把东西挂在他的抖音橱窗里卖。“我当时才知道,还能这样做。”
刚接触抖音电商的王建省,橱窗里只偶尔上架几个商品:自己用过的电工备考书籍、测电笔、万用表。不过,销量一般。有的网友购买后没几天便退货了,询问后发现,原来是因为不会用。
“买回去不会用不是浪费了吗?”于是,王建省开始发布视频讲解这些工具的详细使用方法,后来索性直接开直播,面对面给网友演示、回答疑问,把用法技巧都教给大家。
在@城阳电工电路 主页,几条置顶视频全都是在讲解工具的用法。例如测电笔,王建省从如何更换电池教起,细致耐心地一步步告诉网友怎么样去使用,如何分辨判断测电笔测出的电压数值是感应电还是漏电......
“保姆式”教学,让不少电工同行和网友纷纷从王建省的直播间、橱窗下单。极目新闻记者在其抖音橱窗看到,一款测电笔已售42.8万件、一台指针式万用表已售17.7万件,总销量达到185万件 。
“现在每月直播三四场,每次都有几千人观看,有时单场单品就能卖出几千单。”王建省说,有的商家通过他的直播间慢慢扩大了知名度,甚至扭亏转盈。
有的大家认为不好用、濒临淘汰的产品,王建省则琢磨出了一套说明书上没有的使用方式。在电子智能表统治行业的当下,王建省还坚持使用指针表,利用指针灵敏的波动判断故障来源,这也贡献了王建省视频中“一摆到头”的名场面。因为这些“实践出真知”的视频,很多同行领悟到了指针表的妙处,纷纷下单,甚至还清空了一家指针表厂的库存。老板打电话给王建省,说因为他的视频,本来濒临倒闭的厂子又被盘活了。
“一摆到头”是王建省和粉丝之间的经典“梗”(图源:2024抖音电商创作者故事《我不是福尔摩斯》)
“我带货的原则是只卖自己用过的、实用的产品,并且得给大家实惠的价格、好的售后。”王建省回忆,曾经有商家找他带货一个电表,看上去很精致,但价格很贵、功能也不齐全。“像这样华而不实的工具,给我再高佣金我也拒绝带货。”
因为对工具掌握熟练,现在,王建省对产品的把控已经深入到生产环节。“比如电笔、万用表,厂家在没上市前就会拿来给我试用,我用了觉得没问题且东西还不错,他们才会生产上市,我再在橱窗和直播间推荐。”他还会通过你自己的经验,给厂家反馈一些产品升级的想法。“厂家会参考我的意见去进行产品升级。开发出一些新功能。”
王建省在工厂查看产品(图源:2024抖音电商创作者故事《我不是福尔摩斯》)
“做抖音的这几年,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。感谢互联网让我这个普通电工,用另一种方式实现了人生价值。”王建省坦言,普通电工线下接活不容易,以前他每天都生活在“危机”之中,担心明天没活干、后天没活干,一天能挣100块钱就很满足。
“现在,根本不需要过多的担心会没活,大家看我的视频后,很多都来找我去检查维修。”不过,他的维修费用并没有随着走红水涨船高,有时候修不好还不收钱。他说:“我不图这个活能挣多少钱,主要是拿这些案例和同行交流讨论,让更多人了解用电安全知识。”至于收入方面,“大家看了视频,再买点我的工具,就补回来了。”
现在,王建省还牵头了一支“电工小分队”,带着其他电工一起干。“接来的活分给大家,他们的收入也变高了。以前一个月可能就两三千,现在每月过万不成问题。”
他还鼓励同行一同加入创作。“不管有活干没活干,发发抖音先让大家看到你的技术水平,把自己宣传出去。”
抱着好奇的心态,1月15日晚,极目新闻记者也进入了王建省的直播间。这是他今年的第二场直播。一身灰色蓝领的工作服,手里拿着工具,面对镜头的王建省看上去并没有大主播的纯熟,反而有一丝紧张。
王建省笑称,他靠不了颜值、也讲不了段子,更没有专业化的直播设备和技巧,只能靠专业相关知识和真诚打动大家。实际上,知识变现的时代,“主播”早已成为面向所有人的职业新选择。去年7月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向社会正式对外发布19个新职业,其中就包括“网络主播”。“主播”可以是来自各行各业的每个普通人,只要有好产品、好内容,就有机会通过专业技能谋生。
“网友都说我是福尔摩斯,其实我就是个平凡的电工,普通一线劳动者。”在微电影《我不是福尔摩斯》的结尾,王建省的话语质朴却动人。谈及未来,王建省说,他想分享给大家更多技巧和用电知识,和厂家一起研发出更好的电力产品,推荐给大家更多实用的工具。